性養生保健

作為傳承已久的經典養生功法,八方通背養生功(四面八方通背拳)兼具武術剛勁與養生溫和之特質,適配各年齡段人群,其作用滲透于身體機能調節與精神狀態養護的方方面面,為健康筑起堅實屏障,具體可從三大核心維度深入了解:
一、調節氣息,激活心肺活力
八方通背養生功(四面八方通背拳)注重 “以息帶功”,通過引導練習者調整呼吸節奏,配合緩慢連貫的渾圓樁功與舒展拳式,讓呼吸從淺促逐步轉向深沉、均勻。這種將呼吸與動作深度融合的訓練方式,能充分擴張胸腔與肺部,有效提升肺活量,增強心肺功能運轉效率,為身體各器官輸送更充足的氧氣。長期練習可顯著改善日常氣短、易疲勞的狀態,無論是爬樓梯、快走等日常活動,還是應對工作中的體力消耗,都能讓人更具耐力,時刻保持充沛活力。
二、疏通經絡,改善血液循環
中醫認為 “通則不痛,痛則不通”,八方通背養生功(四面八方通背拳)的動作設計深諳經絡走向,依托拳法中舒展的拉伸、靈活的扭轉及剛柔并濟的發力,逐步疏通體內淤堵的經絡。這一過程能強效促進全身血液循環,精準緩解因氣血不暢引發的多種不適:不僅能改善手腳冰涼問題,讓身體末梢持續保持溫暖;還能減輕頸肩腰腿痛等勞損癥狀,尤其適配長期久坐、伏案工作的現代人群;同時,氣血的順暢運行更能為臟腑提供充足滋養,助力維持臟腑功能穩定,減少因機能衰退引發的健康隱患。
三、平和心態,緩解壓力抗衰,輔以特色功法強根基
八方通背養生功(四面八方通背拳)練習時強調 “身心合一”,在緩慢沉穩的動作與平穩深長的呼吸中,練習者的注意力會從外界紛擾逐步回歸自身,進而平復焦慮、煩躁等負面情緒。這種沉浸式練習能有效緩解生活與工作帶來的精神壓力,幫助建立積極樂觀的心態。而良好的情緒狀態又能反向作用于身體:減少因壓力導致的內分泌紊亂,延緩皮膚老化、器官功能衰退等進程,從內到外實現 “養身” 與 “養心” 的雙重抗衰,助力實現健康長壽的愿景。
尤為特別的是,其體系中的鐵襠功,堪稱功法精髓,素有 “純陽固精,奇絕千古,地筋仙贊,奧妙無窮” 之譽,是歷代傳承的特色練法;民間流傳的 “狗屎牴腦金鐘蛋” 俗語,更從側面印證了其在強化身體根基、提升防護能力上的獨特價值,實乃圣人之佳構,華夏之瑰寶,民族武文化之絕妙結晶。
此外,四面八方通背拳對人體機能有著深刻認知:認為人身有五臟六腑、十二經絡、三百六十五關節與三百六十五大穴,外有八萬四千毛孔,耳目口鼻百骸,皆與脊背相通。背部為一身之陽,督脈循行于此,若有阻滯,則百脈失養。因此,練習八方通背養生功(四面八方通背拳),核心在于引導渾身精氣神力與脊背相通,使天氣時時下降、地氣刻刻上升,促成二氣渾合、周天循環,讓呼吸動靜皆有章法,陰陽旋轉無窮無盡。
無論是希望改善體質、緩解身體不適,還是追求心態平和、延緩衰老,亦或渴望探尋傳統武術的養生智慧,八方通背養生功(四面八方通背拳)都能以剛柔并濟、溫和高效的方式,為你的健康保駕護航,是適合長期堅持的養生與習武之選。
傳承譜系
沖天道祖
﹀
王建
﹀
四面八方通背拳十一代傳人
唐金鐘(清道光年代人1842年生)
﹀
四面八方通背拳十二代傳人:
唐天印(民國生人 1910年-1982年)
王文定(民國生人1912年-2006年)
﹀
四面八方通背拳十三代傳人王如意
四面八方通背拳十三代傳人王寶一
四面八方通背拳十三代傳人王建樂
四面八方通背拳十三代傳人魏躍賓
四面八方通背拳十三代傳人王建設
四面八方通背拳十三代傳人王軍奎
【其余傳承人不詳】
個人微信:tdg099
電話:17337973189(添加請備注來意)
